社区为基础多方参与的印支灰叶猴及栖息地保护项目
项目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旧城乡芦子园河区域,围绕印支灰叶猴(国家一级保护、IUCN濒危)开展栖息地食源补植、社区巡护、红外相机监测与公众科普,构建“社区—政府—科研—社会组织”多方参与的保护机制,提升栖息地质量、降低人猴冲突并促进猴群稳定增长。项目周期:2024-01-01—2025-12-31;实施机构: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。
| 方向 | 说明(执行口径) |
|---|---|
| 食源树种采购与种植 | 补植本地食源树种 10,000 株(木姜子、冬樱花、桤木等),改善食物供给并引导活动范围。 |
| 社区巡护队建设 | 组建 6 人巡护队,常态巡护、树种管护与红外监测协助;留存轨迹与日志。 |
| 设备与监测 | 红外相机等设备采购与维护,数据回收与分析(共 37 台在运)。 |
| 专家技术与评估 | 监测方法指导,中期评估与结项审计。 |
| 宣传教育 | 宣传册 10,000 份、宣传牌 2 块、线下宣讲与视频制作。 |
| 项目管理 | 项目执行、财务合规、资料归档与对外公开。 |
| 时间 | 金额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2023年12月 | ¥393,000 | 项目首款到账 |
| 截至日期 | 累计支出 | 执行率 |
|---|---|---|
| 2025-01-31 | ¥339,666.14 | 86.43% |
目的:检验项目执行进度、生态成效、社区参与与资金使用合规,为后续监测与结项审计提供依据。
| 方法 | 要点 |
|---|---|
| 资料审查 | 申报/计划文本、执行台账、巡护记录、财务票据、宣传记录等。 |
| 实地踏勘 | 抽查补植点、巡护路线与红外相机布设位点。 |
| 访谈座谈 | 林草部门、社区巡护员、施工单位、专家团队。 |
| 数据核验 | 两步路轨迹、红外影像、树种成活率抽样、验收单据核对。 |
| 指标 | 阶段结果 | 说明 |
|---|---|---|
| 食源树种补植 | 10,000 株 | 中期成活率 >85%(县林草局 + 第三方验收)。 |
| 社区巡护 | 156 天 / 5,125.78 公里 | 6 人队;记录干扰 75 条、猴群活动 64 天、痕迹 104 条。 |
| 红外监测 | 37 台在运 | 已回收数据 3 次,专家指导计数。 |
| 物种趋势 | 约 100 只 → 120 只 | 猴群数量呈恢复性增长(林草局数据)。 |
| 宣传教育 | 4 场线下 / 10 条媒体 | 发放 10,000 份宣传册、设置 2 块宣传牌,线下覆盖 500+ 人。 |
| 资金执行 | 累计支出 ¥339,666.14(86.43%) | 与预算匹配,票据规范。 |